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战国楚帛书里,一开头就写到了伏羲,如下图所示,标红部分就是伏羲之名,原文写作“雹䖒xī”。
图片
“雹䖒xī”这个写法,是伏羲最早的名字。后来,伏羲还有“庖牺”、“伏牺”、“宓羲”……等等不同的写法,每个写法的意思都不一样。《拾遗记》里就强行给这些伏羲的别名解释道:
“庖者,包也,言包含万象。以牺牲登荐于百神,民服其圣,故曰庖牺,亦谓伏羲。变混沌之质,文宓其教,故曰宓牺。”那么,按照字面意思来看,伏羲的本名“雹䖒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
我们先来看看“䖒xī”字,楚帛书里的写法如下,上面是一个表示虎头的“虍hū”字,下面是一个表示陶器的“豆”字。
图片
《说文》就说:
“䖒,古陶器也。从豆虍聲。凡䖒之屬皆从䖒。”
䖒xī这个字的本义是一种古陶器,而且从字形里面看,这种古陶器就是“豆”。
《说文》就说:
“豆,古食肉器也。从口,象形。凡豆之屬皆从豆。”
从考古发现来看,豆这种陶器在距今一万年以前就已经诞生,可以说是与尖底瓶酒器并列的历史最古老的陶器。《说文》说䖒是一种古陶器,确实是说对了。
按照抱雪斋独步天下的虞夏万年论,豆不但是一种古陶器,还是一种古老的礼器。如果说尖底瓶是用来装酒的陶礼器,那么豆就是用来装食物的陶礼器,这两种礼器的诞生时间都在万年以上,而且都是在浙江上山文化区最早诞生的,没有之一,就是全球最早的礼器。
1.1万年以前,浙江上山文化已经进入虞朝末期和夏朝早期,拥有地球上最早的礼制和文字,是蓝星上最早诞生的文明。
尖底瓶作为上山文化最早的礼器之一,在距今4800年前的夏朝末期就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唯有豆这种古老的礼器,从一万年以前贯穿虞夏商周四代,一直到汉代还流行着,详见下文:
发现中华文明的核心基因密码:从一个礼器看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传播
按照《说文》的说法,后来豆变成了一种装肉的容器,但是在虞夏商周时期,豆是一种祭祀中用于盛装谷物的礼器,祭祀的对象是太一天帝和谷神后稷。
《诗经》就说:
卬盛于豆,于豆于登,其香始升。上帝居歆,胡臭亶时。后稷肇祀,庶无罪悔,以迄于今。放在豆里面作为祭品的粮食,有刚刚收获的水稻、黍和麦子。
《礼记.月令》就说:
孟夏之月,农乃登麦。仲夏之月,农乃登黍。孟秋之月,农乃登谷。甲骨文里的“登”字,就是双手捧着一个豆(“卬盛于豆”),把刚刚收获的五谷装在豆里,向上举起进献给谷神后稷和太一天帝的样子。
图片
所以,雹䖒(伏羲)的“䖒”字,原本就是这样的一个豆,是一种向谷神后稷和太一天帝献祭新谷的礼器。
巧的是,谷神后稷之星,就是天上的东宫青龙房宿!
《国语.周语》就说,房宿天驷是“辰马农祥也,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”:
“昔武王伐殷,岁在鹑火,月在天驷,日在析木之津,辰在斗柄,星在天鼋。量与日、辰之位皆在北维,颛顼之所建也,帝喾受之。我姬氏出自天鼋,及析木者,有建星及牵牛焉,则我皇妣大姜之姪、伯陵之后逄公之所凭神也。岁之所在,则我有周之分野也。月之所在,辰马农祥也,我太祖后稷之所经纬也。抱雪斋已经证明,伏羲的真身,也就是天上的东宫青龙,是“后稷之所经纬”!
详见此文:
战国帛书重磅揭秘:《周易》开篇苍龙即伏羲真身!
所以,伏羲名字里的这个“䖒”字,本意就是专门祭祀东宫青龙之神伏羲的礼器——豆!
那么,“䖒”这个豆的上方为何还要加一个“虍”字呢?
原来,“虍”本是虎头之形,而虞朝的“虞”字,恰恰也是“虍”的虎头!
豆这种礼器,本来就是虞朝的礼器,在1.1万年以前的虞朝末期就已经在使用,使用范围就在浙江上虞一带,这里也是虞舜所在地!
虞朝有虞氏的虞字,就是“吴”字头上加一个虎头的“虍”,有虞氏的虞,本身就是白虎之意!《说文》就说:
虞,騶虞也。白虎黑文,尾長於身。仁獸,食自死之肉。从虍吳聲。《詩》曰:“于嗟乎,騶虞。”东宫青龙的房宿,西宫白虎的昴宿,在1.1万年以前尧帝传位给虞朝的最后一任天子虞舜时发布的《尧典》中,已经明确提到分别是夏至和冬至的日躔所在。详见下文:
《尧典》天象重释:抱雪斋独家图文实证中华文明万年源流
冬至一阳生,夏至一阴生。东宫青龙和西宫白虎,分别象征的是阴阳转化的枢纽。
有虞氏人不但熟知天上的东宫青龙,同样重视西宫白虎,所以在有虞氏人创造的文字“䖒”里面,是一个代表东宫青龙的“豆”字上方,加一个西宫白虎的“虍”!
伏羲的“䖒(羲)”,是东宫青龙和西宫白虎的合体,也是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象征!
《说文》也说:
“羲,气也。”
可见不论是写作“䖒”还是“羲”,都是阴阳合一之器(气)!
明白了这个道理,我们再来看“雹䖒”里的这个“雹”,就会发现它同样也是阴阳合一的意思。《康熙字典》中对雹字的解释就是“阴包阳为雹”:
【大戴禮】陽之專氣爲霰,隂之專氣爲雹。霰雹者,一氣之化也。【註】陽氣在雨,溫暖如陽。隂氣薄之,不相入,搏而爲雹。故春秋榖梁說曰:雹者,隂脅陽之象也。【埤雅】隂包陽爲雹。申豐以爲古者藏冰固隂,沍寒而無雹,蓋陽無所洩,雹之所以生也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也说到“雹”字蕴含的“阴包阳”之意:
曾子曰:“陰之專氣爲雹”。劉向曰:“盛陽雨水溫暖而湯,陰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爲雹。”
综上所述,伏羲的最古老写法“雹䖒”,两个字都含有阴阳交合的意思,是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之意。
图片
本文为抱雪斋读易笔记之《周易》天文历法密码系列不造第几回,欲知前事后事如何,且看上下回分解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app-线下配资官网-炒股配资代理-配资炒股免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