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管子》智慧精华30句,句句醒世
《管子》乃先秦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,相传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所著,实则是管仲及其后学的思想结晶,融合了法家、儒家、道家、阴阳家等诸多学派的理念,堪称一部思想宝库,对后世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以下精选30句《管子》中的经典语句,句句醒世。带大家领略其中蕴含的深邃智慧。
1.国多财则远者来,地辟举则民留处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国家财富丰足,远方之人自然来归;土地广泛开垦,百姓就会安心定居。此句点明国家经济基础与人口稳定的紧密关联,经济繁荣是吸引人才、稳定民心的关键。
2.仓廪实则知礼节,衣食足则知荣辱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粮仓充实,百姓才会知晓礼节;衣食丰足,百姓才会懂得荣辱。深刻揭示物质生活对精神文明的基础性作用,物质保障是人们追求更高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的前提。
3.政之所兴,在顺民心;政之所废,在逆民心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政事兴盛源于顺应民心,政事衰败在于违背民心。强调执政者需以民为本,顺应民众意愿,方能稳固统治,实现国家长治久安。
4.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治理家、乡、国、天下,要依据各自特性和规律,不可一概而论。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,处理不同事务需采用合适方法。
5.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唯有明智之人能在祸患未显时就做好预防。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,防患于未然,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潜在危机。
6.与不可,强不能,告不知,谓之劳而无功。(《管子·形势》)
与不可交往之人结交,强迫无法胜任者做事,向不明事理之人说教,皆是徒劳无功。提醒人们做事要认清对象和自身能力,避免盲目行动。
7.欲为天下者,必重其国;欲为其国者,必重其民;欲为其民者,必重尽其民力。(《管子·霸言》)
有志于治理天下者,必先珍视自己国家;想治理好国家,需重视百姓;要管理好百姓,就要合理使用民力。突出国家、百姓和民力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。
8.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(《管子·权修》)
一年规划,种粮最佳;十年规划,植树为宜;终身规划,培育人才最重要。说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重要性,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。
9.市者,可以知治乱,可以知多寡,而不能为多寡。(《管子·乘马》)
通过市场能洞察国家治乱和物资多寡,但市场本身无法决定物资数量。体现市场对国家经济状况的反映作用,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局限性。
10.非诚贾不得食于贾,非诚工不得食于工;非诚农不得食于农,非信士不得立于朝。(《管子·乘马》)
不诚信的商人、工匠、农夫难以在各自行业立足,不守信的士人无法在朝堂任职。强调诚信在各行业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,是为人处世和事业发展的基石。
11.然则得人之道,莫如利之;利之之道,莫如教之。(《管子·五辅》)
赢得人心的方法,莫过于给予利益;给予利益的同时,最好加以教导。指出统治者要关注民众利益,在满足物质需求基础上进行道德教化。
12.爱之,利之,益之,安之,四者道之出。(《管子·枢言》)
爱护百姓、使其获利、增益福祉、安定生活,这四点皆源于“道”。体现道家“以民为本”思想,统治者应从多方面关怀百姓。
13.量力而知攻,善攻者,料众以攻众。(《管子·霸言》)
估量自身实力再决定进攻策略,善于进攻者会分析敌我兵力对比。强调军事行动要基于对自身实力和敌方情况的准确判断,避免盲目行动。
14.霸王之形,德义胜之,智谋胜之,兵战胜之,地形胜之,动作胜之,故王之。(《管子·霸言》)
成就霸业需在德义、智谋、军事、地形和时机把握上超越他国。指出称霸天下需多方面综合考量,具备多方面优势。
15.论材、量能、谋德而举之,上之道也;专意一心,守职而不营,下之事也。(《管子·君臣上》)
君王应依据才能、能力和品德选拔人才,臣子应专心尽责、坚守岗位。明确君臣职责,君王负责选拔人才,臣子做好本职工作,共同推动国家治理。
16.非其所欲,勿施于人。(《管子·小问》)
自己不想要的,不要强加给别人。与儒家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理念相似,体现人际交往中的同理心和尊重原则。
17.春赋以敛缯帛,夏贷以收秋实,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。(《管子·国蓄》)
春季放贷助百姓养蚕,收取丝绸;夏季放贷助百姓耕种,收回秋粮。这样百姓农事不受影响,国家也能获利。反映古代经济管理思想,通过合理放贷促进生产,实现国家与百姓双赢。
18.不失其时,然后富。(《管子·禁藏》)
不耽误农时,国家才能富足。强调农业生产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,遵循自然规律,适时开展农事活动。
19.巧目利手,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。(《管子·法法》)
再灵巧的双手和敏锐的眼睛,也不如规矩能准确校正方圆。说明规则和制度的重要性,它能保证事物的规范性和准确性。
20.多言而不当,不如其寡也。(《管子·戒》)
话说得多却不恰当,不如少说。提醒人们说话要谨慎,注重言语质量,避免废话和不当言论。
21.寡交多亲,谓之知人。(《管子·戒》)
交友不在数量,而在质量,能有少数知心好友才是懂得交友之道。强调交友要重情重义,而非追求数量。
22.用赏者贵诚,用刑者贵必。(《管子·九守》)
施行奖赏贵在诚信,执行刑罚贵在坚决。说明赏罚需公正、有公信力,这样才能激励人们向善,震慑违法犯罪。
23.入州里,观习俗,而治乱之国可知也。(《管子·八观》)
深入民间观察习俗,就能了解国家治乱情况。体现从社会基层了解国家治理状况的理念,民俗风情能反映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水平。
24.海不辞水,故能成其大;山不辞土石,故能成其高。(《管子·形势解》)
大海不拒细流,所以能广阔无垠;高山不拒土石,所以能巍峨耸立。比喻人要有宽广胸怀,包容万物,才能成就大业。
25.一农不耕,民有为之饥者;一女不织,民有为之寒者。(《管子·轻重甲》)
一个农民不耕种,就有人挨饿;一个女子不织布,就有人受冻。强调农业和手工业的重要性,它们是保障民生的基础产业。
26.恶恶乎来刑,善善乎来荣。(《管子·牧民》)
惩罚恶行要用刑罚,褒奖善举会带来荣耀。表明社会应通过赏罚分明引导人们的行为,弘扬正气,惩治邪恶。
27.止怒莫若诗,去忧莫若乐。(《管子·内业》)
抑制愤怒最好借助诗歌,消除忧愁最好依靠音乐。体现文艺对人情绪的调节作用,诗歌和音乐能陶冶情操,舒缓情绪。
28.节欲之道,万物不害。(《管子·内业》)
克制欲望,就能免受外物伤害。告诫人们要控制欲望,避免被欲望驱使而陷入困境。
29.全心在中,不可蔽匿,和于形容,见于肤色。(《管子·内业》)
内心想法无法隐藏,会通过言行和神色表现出来。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心修养,表里如一。
30.敬守勿失,是谓成德,德成而智出。(《管子·内业》)
恭敬坚守正道不偏离,就能养成品德,品德养成智慧自然产生。强调品德修养的重要性,良好品德是智慧产生的源泉。
感谢大家阅读欣赏,分享智慧,传播正能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盛达优配app-线下配资官网-炒股配资代理-配资炒股免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